“35歲”群體很焦慮:為什么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
今年34歲的大壯,最近有些焦慮,在銷售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因為待遇和家庭問題,眼下正準備跳槽。
可是在瀏覽了一遍招聘廣告以后,大壯發現幾乎80%的用人單位的門檻都設置為“年齡35周歲以下”。還有一部分沒有年齡門檻的,招收的基本是高端管理人才。
這樣一來,大壯不得不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發展了。
其實,35歲這個年齡,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年齡分界,有的時候企業要求35歲以下,你可能超過幾歲,去應聘以后企業也可能會招收,只是大多數企業普遍將這個數字視為“年輕”和“不年輕”的臨界點,然后視情況上下浮動。
而企業要求招聘35歲以下的員工,實際上也就是希望招聘的對象,以年輕人為主,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我個人有幾點看法:
“35歲”群體很焦慮:為什么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
一、年紀越大身體機能越差
首先,隨著知識、技能以及生產條件更新換代轉型升級速度加快,“35歲”群體的學習能力在不斷下降,難以跟上企業發展的要求。
其次,年紀越大身體素質肯定是越差,很多企業都會經常加班,甚至通宵,工作壓力也很大,以及隨時隨地的出差需求,這對員工的身體要求是非常高的,年紀大了,做這些工作恐怕吃不消,為企業增加負擔。
二、年紀越大家庭束縛越大
相對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來說,年紀越大的人,家庭束縛會越來越大,孩子讀書、房貸車貸、雙方的父母身體可能開始出現問題,需要照顧,對于企業來說,這樣的員工精力有限,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會投放于家庭。
“35歲”群體很焦慮:為什么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
三、年輕人的管理成本更低
相對年紀大的員工,年輕人的管理成本更低。
首先就是人工成本非常低,每年都會有大批的應屆畢業生流入社會,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這群剛畢業的大學生就是廉價勞動力,他們不需要太多的工資就能滿足,而且精力旺盛,有沖勁、有激情,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就是管理成本很低,越是年輕的員工,越是恭恭敬敬,對公司制度、對領導權威、對同事關系都懷有很高的敬畏之心,不會隨意的去打破和違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管理就很簡單了。
而年紀大的員工,閱歷都很豐富,可以說對很多事都是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不服從公司管理的情況。
特別是當一位小年輕是他的領導時,年紀大的員工心理難免會出現波動,對于年輕領導來說,出于對長輩的尊敬,也不便在管理的時候,把話說的太重,所以這是非常矛盾的,不利于企業管理。
“35歲”群體很焦慮:為什么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
四、年輕人便于人才梯隊建設
從人才梯隊培養的角度,企業更愿意去培養年輕人。
很多35歲以上的員工,基本上已經定型了,可塑性不強,學習能力也變弱,很難將其低成本的培養起來,而年輕人就像一張白紙,學習能力更強,接受能力更強。
另外,對企業來說,35歲以后還在尋找普通職位,基本上職業發展就到了瓶頸期了,很難有大的突破。
而對于一些年輕人,他們的職業方向還未定型,可塑性更強,稍微培養一下會有很大的變化,日后成為公司的管理骨干或者業務骨干,符合企業人才梯隊培養的要求。
“35歲”群體很焦慮:為什么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
以上這些原因均激化了市場實際用工需求與勞動者能力相對不足的矛盾,也是引發“35歲”職場焦慮的重要原因。
但是每個人都會有年紀大的一天,青春飯不可能吃一輩子,35歲不是終點,只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一個需要重新審視定位的十字路口。
不是所有人在35歲都能一帆風順,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安于現狀,不放棄追求,加油充電,不斷學習,具備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繼續職業生涯后半程,放平心態,積極努力,勇敢面對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