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手術是怎么做的
宮腔鏡在不少人看來只是一項常見的婦科檢查方法,然而在臨床上宮腔鏡卻不僅僅是檢查項目那么簡單。對于相應婦科疾病來講,宮腔鏡可以直接作用于手術治療。那么,宮腔鏡手術是怎么做的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做一個詳細講解吧。
什么是宮腔鏡
宮腔鏡是用于子宮腔和宮頸管有關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內鏡,是目前婦科微創傷技術臨床應用成功的典范。通過宮腔鏡可以對宮腔內組織進行放大,然后清楚觀察到相應部位的結構與形狀等。并且對于發生病變的部位可以利用宮腔鏡檢查來明確其病變的范圍與性質。同時指導部分疾病的治療。也就是說,一些宮腔內疾病可以直接在宮腔鏡直視的情況下進行切除或其他治療。
什么是宮腔鏡手術
其實,宮腔鏡手術就是指用宮腔鏡來進行宮腔內的微創手術。由于宮腔鏡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子宮腔內的形態及病變狀態,并作出診斷。因此在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異常就可以直接在宮腔鏡的可視情況下進行治療。比如,宮腔內息肉的切除、粘連部位的分離等等。
宮腔鏡手術是怎么做的
1、將宮頸進行擴張至10-12號。
2、然后用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將宮腔膨脹起來。然后排空鏡鞘與光學鏡管間的空氣,緩慢置入宮腔鏡,打開光源,注入膨宮液,膨宮壓力80-100mmHg或≤患者平均動脈壓,待宮腔充盈后,視野明亮,可轉動鏡并按順序全面觀察。
3、宮腔鏡進入子宮后會依次觀察宮腔形態且有無病變等。如果有子宮內膜息肉,就可以對息肉部位進行電切。如果宮腔粘連,那么就會在宮腔鏡的作用下,依據粘連類型和范圍進行電極分離。
4、檢查或手術完成之后,就可以緩慢的推出鏡體。
宮腔鏡可用于微創診斷及手術:異常子宮出血、不孕癥或反復流產、子宮畸形、宮腔內異物、宮腔粘連、宮內節育器的診斷、宮腔鏡治療適應證、疏通輸卵管開口、選擇性輸卵管插管通液試驗、異物取出、宮腔鏡下注藥治療輸卵管妊娠、宮腔鏡手術適應癥、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縱隔切除術、子宮腔粘連分解術、頸管內贅生物等。因此被視為婦科疾病診斷治療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