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婚后多年不育,做4次試管手術得來一對龍鳳胎,未料是悲劇
“我們是農村的家庭,沒有小孩是不完整的……”在醫院大廳里,文小英緩緩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眼睛里閃動著一絲淚花。文小英是廣西興安縣溶江鎮龍源村委會鐮刀灣村人,現年31歲。今年四月份的她,剛剛當了媽媽,還是一對雙胞胎的媽媽。按理說她現在應該高興才是,可是在我們眼中絲毫看不出她有那種感覺。圖為說起孩子,文小英潸然淚下。
文小英的丈夫叫唐日勝,全家有六口人:夫妻倆以及兩個剛剛出生的孩子,還有孩子們的爺爺和奶奶。唐日勝是一名工程車司機,在工地干活。妻子自懷孕后一直待業在家,孩子的爺爺奶奶則在家務農。圖為唐日勝與文小英夫婦。
文小英夫妻倆于2013年結婚,婚后一直沒有生育。當時經檢查,發現妻子患有卵巢多囊癥以及輸卵管堵塞。于是兩夫婦在2016年開始嘗試做試管嬰兒,但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兩次的試管嬰兒都失敗了。盡管2019年成功培育了6只囊胚,但移植了一只到體內又失敗了。
其后由于特殊時期,醫院管控嚴格,試管手術無法繼續。直到2020年10月,成功向體內移植了一只,夫妻倆都非常開心。移植成功一周后,文小英出現出血癥狀,后經B超檢查竟然還是一對雙胞胎,這可是天大的驚喜。但是文小英已經出現了先兆性流產的癥狀,反復出血,不得已住院了十多天。圖為文小英的家。
出院后,為了確保胎兒的安全,他們在醫院旁邊租下了房子,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肚子里的孩子。但出血癥狀卻反復地出現,文小英也反復地住院,如此這般三到四次。
2021年春節,對于兩夫妻來說,是過得既開心又擔心的一個年。在懷孕大約20周時,做了檢查,發現孩子有流產風險,此后,文小英回家后一直躺在床上保胎。圖為文小英在看孩子的病歷。
直至24周時,羊水破了,唐日勝立即把妻子送到醫院,最貴的藥都用上了,就為了保住胎兒。4月13日,妻子宮縮嚴重,并出現大出血癥狀,羊水也流光了。他們的一對龍鳳雙胞胎孩子在懷孕25周時,不得不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圖為文小英的雙胞胎孩子唐梓萍和唐梓桉在ICU內。
出生時兩個孩子平均只有560g,屬于超低體重早產兒,并出現呼吸窘迫性綜合征、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腸穿孔等癥狀,一出生便被送入新生兒科ICU。
孩子們出生時在桂林醫學院進行救治,期間進行了呼吸、腸道方面的搶救。后因病情變化,不得不在2021年5月25日轉院至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新生兒科繼續治療。圖為文小英徘徊在兒科監護室外。
這對雙胞胎,由于早產的緣故,均患有嚴重的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腸穿孔、顱內出血等超低體重早產兒的癥狀,到目前還在ICU里面救治。圖為文小英每天都到醫院去,期盼得到好消息。
為了可以照顧孩子,文小英獨自一人留在了廣州,每天奔波于醫院和租住的城中村之間,給孩子送尿不濕、奶粉、護理用品等生活用品。雖然見不到小孩,但文小英覺得自己要為孩子做點什么才心里不那么難受。圖為文小英到藥店采購孩子的護理用品。
好心的朋友給予了文小英很大的幫助,幫她找房子,給了她一些最簡單的被子床單等生活用品。文小英在不去醫院的時間段里,也會在朋友的餐飲店里幫忙,從事洗碗、清潔等工作。為了節省費用,文小英目前住在城中村,每天都是奔波在醫院、餐館、居所之間。
丈夫唐日勝把孩子送到廣州之后,作為一家的頂梁柱,他不得不回到廣西的工地上,繼續開車打工,為的就是賺錢給孩子們治療。雖然收入不高,但是他依舊在努力打拼。圖為唐日勝在工地干活。
孩子們的爺爺在家務農,在家中種有兩畝柑橘,平日主要在周邊村打散工維生。而孩子們的奶奶,為了救孫子孫女,目前遠在外省去打工種植葡萄。
文小英說:“我們是農村的家庭,沒有小孩是不完整的。結婚多年,試管嬰兒反復失敗,好不容易終于懷上了,但是孩子們竟然在25周就早產了,我非常害怕,又非常絕望,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了希望,自己怎么這么沒有用啊。”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七十多天了,文小英只見到過兩次孩子。一次是出生后大約1個月的時候,在ICU隔著保溫箱看了看他們。另外一次是在送孩子們到廣州治療的路上,在汽車上和孩子相聚了三個多小時。
孩子爸爸唐日勝說:“我們為了要孩子,做試管手術已經花掉了十幾萬元。兩個孩子在廣西桂林醫學院住院期間花費了27萬余元。家中積蓄早已用盡,能借的都已經去借了,為了救治這兩個孩子,在廣州的治療費用大約需要50萬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