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監測發生卵泡異常的幾種情況,小編為您一一列舉
原標題:卵泡監測卵泡異常的幾例,小編為您逐一列出

在監測卵泡的過程中,除了正常排卵外,還可以發現卵泡發育異常。
卵泡發育異常1: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
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指月經周期規律,但月經中期卵泡未破裂、無排卵的一組癥候群。
卵泡黃素化未破裂(LUF)周期的患者,如果臨床上用于排卵,如基礎體溫測量,月經24小時內子宮內膜活檢,宮頸粘液涂片等,均顯示為排卵周期,但事實上卵子確實如此沒有在卵巢中排出,腹腔鏡檢查卵巢表面沒有排卵,但體內的激素水平已達到黃素。
LUF在正常月經周期中的發生率約為10%,不孕癥的發生率高達25%-43%,并且可以反復發生。
LUF的聲學特征如下:排卵卵泡不破裂,繼續增加,壁厚較厚,并且在黃體期持續生長。最大直徑可達7-200px,下一次月經前后萎縮消失。在6個月時,超聲動態觀察顯示卵泡增多,囊內回聲發生各種變化。
LUF循環中未破裂卵泡和卵巢腫瘤的鑒定方法簡單,可通過觀察1-2個月經周期來鑒定。
卵泡發育異常2:多囊卵巢綜合征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育齡婦女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它的特點是卵巢有多發性囊性變,伴有不孕,多毛,肥胖,痔瘡,月經紊亂等癥狀。
目前公認的國際標準是鹿特丹專家會議的標準,即PCOS的主要診斷依據是:減少排卵或不排卵;臨床或生化高雄激素表現;超聲顯示卵巢體積增加,大于10ml,和(或)可以大于或等于12個直徑2-9mm的卵泡。除先天性腎上腺增生外,上述三項中的兩項均可確診
疾病,庫欣綜合征和分泌雄激素的腫瘤。
卵泡發育異常3:小卵泡排卵型
卵泡期的優勢卵泡,但當卵泡直徑達到14-17mm時發育不良,破裂排卵。排卵的跡象與正常的優勢卵泡相同。這種類型是黃體功能障礙,子宮內膜增厚不明顯,排卵期低回聲。 “三線征”未顯示,黃體期的膜中等強度。在卵泡期至排卵前期,卵泡生長不能達到成熟和緩慢生長,最大直徑較小超過或等于15mm,張力不大,聲音傳播不良,鎖定逐漸減少,卵泡直徑小于或等于5mm,如PCOS。子宮內膜與小卵泡排卵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