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早期防治是關鍵 6大方面需做好自我管理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孫慧)“慢性腎病通常發展緩慢,如不及時診治,其中一少部分人最終會發展為尿毒癥。”近日,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腎內科主任趙海丹做客新華網《健康大講堂》,他表示,不同種類的慢性腎病,預后差異比較大,并且在慢性腎病病程的不同階段臨床療效也不一樣,在此階段,患者自身的自律性顯得格外重要。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腎內科主任趙海丹做客新華網
??很多腎病早期沒有癥狀 高危人群需警惕
??新華網:提到腎病大家都不陌生,請介紹下什么是慢性腎病?
??趙海丹:慢性腎病是指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腎臟結構、功能的改變,或者出現腎小球濾過率低于60ml/min,這兩種情況中任何一種持續超過3個月,可以說患者得了慢性腎病。臨床上常見的腎小球腎炎、隱匿性腎炎、腎盂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紅斑狼瘡腎炎、痛風腎、IgA腎病、腎病綜合征、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多囊腎都屬于慢性腎病范疇。
??慢性腎病通常發展緩慢,如不及時診治,其中一少部分人最終會發展為尿毒癥,接受透析或腎移植治療。
??新華網:慢性腎病的高發人群有哪些,慢性腎病的發病原因是什么?
??趙海丹:慢性腎病的高發人群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的人群及65歲以上的老人,或者是本身曾經發生過腎臟方面的疾病,如腎病綜合征、急性腎損傷(AKI)等。還有少數亂用藥物的人群,如長期吃止痛劑,不明成分的草藥,長期大量吸煙飲酒人群等。
??不同病因的腎臟病有不同的發病機制,但到了中晚期,基本的發展過程是一致的,腎臟發生了慢性腎纖維化,腎臟最基本的功能單位腎單位逐漸減少,腎臟逐漸萎縮,腎功能逐漸喪失。
??新華網:得了慢性腎病會有哪些表現,如果想要確認自己有沒有得慢性腎病,應該做哪些醫學檢查?
??趙海丹:其實很多腎臟疾病的早期,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癥狀,甚至不會有任何的臨床不適癥狀。當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腰酸、泡沫尿、浮腫、貧血導致的面色蒼白和乏力,高血壓導致的頭暈頭痛,有時還會導致惡心、厭食等。因為這些癥狀并不是有明確指向性的特異性癥狀,所以患者往往會去腎內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就診。
??所以需要通過檢查腎功能、尿常規等相關指標來發現是否有早期的滲透問題。重視每年的體檢,如尿常規檢查,可以發現尿液中有無蛋白、白細胞、紅細胞、管型,血液生化檢查的尿素、肌酐、電解質可以發現腎功能是否異常,B超檢查可以明確腎臟形態大小是否正常等。
??不同種類慢性腎病 預后差異比較大
??新華網:得了慢性腎病是不是就不可治愈了,出現哪些危險信號,慢性腎病不可逆?
??趙海丹:不同種類的慢性腎病,預后差異比較大,并且在慢性腎病病程的不同階段臨床療效也不一樣。在慢性腎病的早期,治療后可以長期緩解或痊愈。慢性腎病晚期并發癥增多,腎功能受損,治療后無法實現臨床康復,但可以通過積極治療來控制病情。
??比如常見的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總共分為5期,1期以及2期屬于可逆期,腎小球沒有出現實質性的結構改變。糖尿病腎病3期的患者,可出現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質增寬明顯,小動脈也會受到侵害,患者會出現持續的微量白蛋白尿,已經對腎臟造成了實質的損害,一般很難逆轉。但是在這一階段通過嚴格的控制血糖、降低血脂以及控制血壓,可以延緩疾病進展。當進展到糖尿病腎病4期及5期,已經出現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腎單位減少等情況,這時患者的腎臟代謝功能明顯損害,會出現肌酐、尿素、尿酸的升高,持續的蛋白尿以及水腫、高血壓等癥狀,預后較差。
??從早期到晚期,往往需要歷經漫長過程,這個過程中如果采取有效干預措施,病情可以在某個階段相對靜止,起碼可以延緩進入腎衰竭的時間。基礎治療包括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和尿酸,限制蛋白攝入限制高磷食物的攝入,也可服用冬蟲夏草類藥物,例如金水寶膠囊等。
??對于一些危險信號,往往提示慢性腎病已發展到不可逆階段。如慢性腎病出現進行性的越來越重的貧血、夜尿明顯增多,超過白天的尿量,尿蛋白持續升高不緩解,血肌酐進行性升高,浮腫逐漸加重并且對利尿劑反應差等。不過,慢性腎病的朋友也不必過分擔憂,大部分患者是處于1-3期。
??新華網:如果患者已經得了慢性腎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做好哪些方面來控制腎病?
??趙海丹:慢性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長期管理非常重要,其實所有慢性病,患者自身的自律性顯得格外重要。同慢性腎病進展相關的因素包括長期不良飲食習慣、不良嗜好,肥胖、血壓和血糖和尿酸水平長期不達標、過度勞累和常發生的各個部位的感染等。所以各個方面都應重視。
??第一、飲食方面,在營養攝入上,總體應控制蛋白攝入,以低鈉、低鉀、低磷、低鹽飲食為主。
??第二、忌煙忌酒,酒精和尼古丁對腎臟的損害作用是非常明確的。
??第三、體重控制在合理范圍,避免肥胖,BMI18.5-25之間。運動要緩慢有氧運動為主,鍛煉自己的心肺功能和骨骼肌力量
??第四、不要亂用藥,如止痛退熱藥、抗生素、草藥湯藥等。
??第五、盡量避免過度勞累和感染,各種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都對腎臟不利,不僅是疾病本身危害,還包括生病后的用藥都要增加腎臟負擔。
??第六、要有好的依從性,如準時吃藥、自測血壓血糖、定期門診隨診、定期復查等。自我管理很重要,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慢性腎病種類較多 避免走入誤區
??新華網:針對慢性腎病,臨床上有什么有效的治療方案?
??趙海丹:首先,慢性腎病治療的目的是控制腎病進展,保護腎功能,防止患者發展為尿毒癥;其次是要防治出現其他靶器官損害,如保護心腦血管系統,避免出現心腦血管并發癥。
??但慢性腎病的種類比較多,不同類型的疾病,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和糖尿病腎病,或者狼瘡性腎炎(LN),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一些類型的腎臟病經過積極治療能達到長期的臨床緩解,一少部分患者則腎功能惡化的較快。
??但基礎的治療在各類腎病中也有一致性,比如飲食要適當限制蛋白,避免高蛋白飲食,要低鹽低脂低磷。將血壓控制好,“130/80”,血糖控制好,糖化血紅蛋白則在不同類型的患者略有不同,總的來說老年人、并發癥多的人血糖不可以太低,糖化血紅蛋白目標不必太苛求。
??目前中西藥中還沒有一種讓腎臟全面康復的特效藥。我們可以將中西醫結合,在中藥方面,如冬蟲夏草、金水寶、黃芪等,在多數慢性腎病中都可以應用。
??新華網:針對慢性腎病,在臨床診斷和大眾認知方面,有人認為 “慢性”都是從“急性”轉化而來、年輕人不會患慢性腎病。這些說法都是真的么?
??趙海丹:這兩個說法有部分是真的,但基本上不太符合實際情況。如腎小球腎炎,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損害而導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其實,絕大多數的腎小球腎炎,并不經歷由急性到慢性的過程,只有少數腎炎是急性腎炎沒有痊愈而遷延為慢性。有的腎炎,起病看起來很急,但卻是慢性的,如慢性腎炎IgAN,有人在咽喉部、扁桃體感染后幾個小時至幾天內出現肉眼血尿和蛋白尿,但很可能是慢性的。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說,怎么這么年輕會得這種病?其實,腎小球腎炎在青壯年中高發,LN在青年女性高發,紫癜性腎炎在青少年高發。慢性腎病可發生于各個年齡段。
??此外,臨床上還有一個常見的誤區是“得了腎臟病,身體就非常虛,因此需要進補”。以補益為目的吃進去的食物或藥物,有時會適得其反。不要盲目進補,要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