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床單上出現“水漬”,媽媽看見后果斷分床睡,爸爸:早該分了
原標題:兒子床單上出現“水漬”,媽媽看見后果斷分床睡,爸爸:早該分了
很多父母對什么時候和孩子分床睡這件事情并不了解,多數都在孩子5、6歲的時候和孩子分床睡,其實什么時候和孩子分床睡不能只看年齡的。
小雪的兒子俊俊今年已經12歲了,是一名優秀的小學生了,可是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12歲了,他到現在都還是和媽媽一起睡,爸爸卻要在另一個房間自己睡。雖然爸爸曾多次提過與孩子分床睡的建議,可媽媽也沒過多在意,總是不忍心讓孩子自己去睡。
可一天早上媽媽在換床單的時候發現孩子的睡覺位置上多了一塊“水漬”,隨后媽媽想了想也和爸爸確認了一下,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原來孩子已經開始發育了,這也正是孩子遺精的表現。媽媽這次果斷地提出要和孩子分床睡,爸爸也說:“早就應該分床了!”
媽媽為了更有把握,又去咨詢老師,老師說:“不要看孩子的年齡,孩子開始發育了,就應該分床睡了。”聽完老師的話后,媽媽回家便想著怎么和兒子溝通讓孩子獨立睡。那么具體到底什么時候和孩子分開睡更好呢?
當孩子有以下表現時,就應該分床睡了:
(1)孩子有性別意識
孩子小時候和父母一起睡是為了父母方便照顧孩子,但是隨著孩子的不斷發育,孩子也會慢慢長大,逐漸有性別意識,這個時候就可以和孩子分床睡了。
具體表現為孩子經常會問家長一些尷尬問題的時候,女孩拒絕讓爸爸給她洗澡的時候,說明孩子性意識開始萌發了,可以分床睡了,否則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2)孩子可以獨立睡覺
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睡覺情況,因為小時候孩子睡覺不老實,還會滾下床,所以才和父母一起睡。如果您發現您家的孩子睡覺很安穩,不踢被子,也不會睡覺就亂滾,家長就可以和孩子分床睡了,也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3)孩子想要獨立空間
有些孩子會直接和父母提出不想和父母一起睡了,想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個空間,這時候家長應該順著孩子的心意和孩子分房,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把孩子的房間收拾好后,父母也可以在孩子入睡前去陪陪孩子,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4)孩子太黏人
孩子與父母親密是正常的,然而孩子到了3歲以后對父母還是特別依賴的話,就要考慮和孩子分床睡,培養孩子獨立能力了。如果孩子過于依賴父母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后的發展和心理健康,孩子長大后離開家后,不利于孩子獨立成長,會更加缺乏安全感。
和孩子分床睡是每個家庭必須經歷的事情,處理得當的話,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與父母建立良好關系都是有重要意義的。
結語:
當然,如果提出后孩子不同意的話,家長也不要過于強求孩子分床睡,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先給孩子講獨立睡覺的好處,然后可以在睡前多陪陪孩子,等孩子睡熟后再回房。這樣慢慢地讓孩子習慣以后就會逐漸分開了。
你們家的孩子多大開始分房分床睡的?你們覺得孩子應該多大分床睡才好?歡迎來和大家一起交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