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母乳吃不飽的5個表現,輕松判斷寶寶吃飽喝足了沒
對于吃配方奶粉的寶寶來說,每次喂奶都是可以很好的掌握量,確保小寶寶每次吃奶是吃飽了的,但是對于很多母乳喂養的媽媽們來是哦,沒有精準的刻度,小寶寶吃進去多少也是無法直觀看到的,從而無法確保寶寶是否吃飽了。如果說寶寶長期處于饑餓,或者是半饑餓的狀態,都是會影響到發育的。今天為了幫助媽媽們解決這一問題,下面總結了關于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的方法,主要是觀察寶寶的行為表現。
寶寶母乳吃不飽的表現
眾所周知,母乳是嬰兒最好營養來源,但是很多母乳喂養的媽媽,總是擔心自己的寶寶吃不飽,也擔心過度喂養,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是不利于寶寶身體健康的。因為母乳喂養并不像奶粉喂養,可以清楚地看到寶寶能喝多少毫升,不過如果你掌握了下面這5個方法,是可以直觀判斷出來的。
1、看精神狀態
很多寶寶如果吃奶吃飽后,是不會出現哭鬧的情況,反而是會對你笑,或者是被外界的其他食物而吸引,有些還容易進入睡眠狀態,而這些都是表明寶寶是吃飽了的。
2、看吃奶時間
正常情況下,寶寶每一次吃奶的時間是在15分鐘左右的樣子,只要自身是奶量充足的,在這15分鐘里足夠寶寶吃飽了。如果說寶寶出現了哭鬧的情況,可能是說明沒有吃飽。
3、從寶寶體重判斷
寶寶出生后隨著母乳的喂養,體重也是會慢慢增加的,而6個月以下的寶寶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遞增125克,如果說體重沒有達標的話,那么就可能表明是沒有吃飽。
4、看寶寶排便次數
寶寶每一天的尿片使用次數是在6-7次,期間2~3次軟大便,如果說小便次數很少,或者是大便次數不夠的話,可能都是寶寶沒吃飽的表現。又或者說大便出現秘結、稀薄,發綠或次數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都可能是吃奶量不夠。
5、放下就醒
如果說寶寶沒有吃飽的話,可能很難入睡,而且可能一放下就會大哭,往往都是提示媽媽自己還沒有吃飽,這個時候需要應適當增加奶量。
每次喂奶都是要確保寶寶是吃飽了的,如果嬰兒長期處于半饑餓狀態,可能會導致經常哭鬧、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發育異常等情況,又或者說要避免過度喂養消化不良、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現象,都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新生嬰兒吃奶量標準表
剛出生的寶寶胃部都是比較小的,而且消化系統也是不完善的,吃奶量都是不多的,講究按需喂養,而隨著年齡的增加,消化系統會完善,吃奶量是會增加的,但是要慢慢按時喂養,減少奶量并且添加輔食。
- 一個月:每次奶量80-120ml,每次間隔3.5-4小時,每日喂6-7次;
- 二至三個月:每次吃奶150-200ml,每隔4小時一次,每天喂5-6次;
- 三至六個月:每次奶量200-250ml,兩次喂奶間隔時間3-4個小時,每天喂4-5次;
- 六至九個月:每次吃200-250ml,每隔4-5個小時,每天喂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