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費用能全額報銷嗎?國家醫保局:真沒那么多錢
新冠疫苗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目前,我國已經有4款新冠疫苗獲批應急使用,3期臨床試驗結果也呼之欲出,坊間開始流傳各種版本的疫苗價格,關于是否能夠全民免費接種的探討也時有出現。
此前,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將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納入醫保全額報銷”的建議。
對此,10月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354號建議的答復》(下稱“《答復》”)稱,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人數眾多,所需費用總額高,明顯超出醫保基金承受能力。
翻譯成通俗易懂的話,就是:國家醫保局說,真沒那么多錢!
01.先算筆賬
此前,國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在接受光明日報采訪時表示,國際臨床三期試驗結束后,新冠滅活疫苗就可以進入審批環節,預計今年12月底上市。他透露,滅活疫苗的價格不會很高,預計幾百塊錢一針,打兩針的話,應在1000元以內。
而在不久前服貿會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科興生物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表示,由于采購方不同,采購規模不同,疫苗售價會有一定浮動,但最終價格會在百元級別,不會超過千元。
坊間則還流傳一個版本,有媒體9月22日披露,新冠疫苗價格為600元/2劑,但據稱尚在申請中,并未正式確定;另有業內人士根據某疫苗企業的出口訂單測算,一劑出口價格為30元。不過21新健康記者向該企業相關負責人求證,其回復稱光是運費都不低于這個價格,何況疫苗本身?
疫苗專家陶黎納指出,一般而言,300元一針的價格應理解為企業供自費疫苗市場的價格,如果政府大規模采購,價格會更低,他估計為50元/劑,而這已是兒童免費疫苗中最貴的。目前,兒童免費疫苗中采購價最貴的是脊灰滅活疫苗,35元/劑。
再以美國為例算一下,以下是美國政府從本國和英法企業部分訂單情況:
從上表中美國的投資額來看,Moderna 和強生(Johnson & Johnson)收到的資金包括研發資助和疫苗預訂款,剔除前者,僅從預訂款來算的話,兩家疫苗的均價分別是15美元和10美元一針。
另外四家收到的投資則全部用作疫苗預定,算下來一針均價分別為,輝瑞(Pfizer)19.5美元,Novavax 16.6美元,賽諾菲21美元,阿斯利康4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疫苗需要打不止一針。比如輝瑞和阿斯利康的疫苗都需要打兩針,總花費分別為39美元和8美元。
還有更便宜的價格,例如蓋茨基金會向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支付了7.5億美金,購買疫苗提供給全球疫苗和免疫聯盟,最終為一些中低收入國家提供每支成本2.5美元的疫苗。
3月3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19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截至2019年底,中國全口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萬人,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截取兩個相對的數,分別以每支300元和170元計算,假定每個參保人全部接種,費用在8126.16億元-4604.82億元。
02.真沒那么多錢!
國家醫保局稱,疫情發生以來,截至2020年7月19日,全國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發生醫保結算13.55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18.47億元,醫保支付12.32億元,支付比例達到67%。剩余部分由財政按規定進行補助,解決患者和醫療機構的后顧之憂,為戰勝疫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目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特別是城鄉居民醫保的籌資水平較低,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僅800元左右,而此次疫苗接種人數眾多,所需費用總額高,明顯超出醫保基金承受能力。
翻譯過來,就是8126.16億元-4604.82億元的金額太高,醫保基金承受能力有限。
實際上,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徐建賢也提交了《關于接種宮頸癌疫苗納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建議》。對此,國家醫保局回復表示,由于目前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快速增長但整體水平仍然不高,考慮到社會經濟承受能力,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特別是居民醫保的籌資水平較低,城鄉居民醫保目前人均籌資水平僅700元左右。
從國家醫保局數據看,2019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總支出分別為23334.87億元、19945.73億元,年末累計結存26912.11億元。
僅2.6萬億元的結余,相對于幾千萬億的新冠疫苗接種費用,國家醫保局表示超出醫保基金承受能力。從現實看,向國家醫保局要錢的地方確實太多,包括癌癥新藥、罕見病用藥等都希望國家醫保能夠報銷,近年來國家醫保局也一直在通過各種途徑進行醫保基金控費,如國家集采、重點監控輔助用藥等。
北大縱橫資訊管理公司合伙人王宏志向21新健康記者分析稱,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結余2.6萬億元,但實際上各省各地的醫保基金發展還不平衡,不同地區的醫保繳費水平不同,醫保基金規模差異大。年輕勞動力大量流入經濟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老齡化壓力巨大,以地級市為主要統籌單位的基本醫保基金,出現大量統籌區基金難堪重負。
“我國醫保基金統籌區域不在省,而是在地區。外來務工人口多的,醫保基金就結余比較多,但這些地市也不愿意拿出來。有的老齡化嚴重的城市,醫保基金結余只能維持2-3個月;有的城市年輕勞動力流入多,醫保基金結余能夠維持18個月,而正常來說,醫保基金結余維持在6-9個月。”王宏志向21新健康記者指出。
另外,由于2020年一季度疫情,職工醫保減半緩征,對職工醫保收入也有一定影響,減少了218億元;同時職工醫保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8億元,當季度收支結余比去年同期減少555.56億元。城鄉醫保收入也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支出也有減少,當季收支結余減少了206億元。
不過,隨著國內疫情穩定,收支差距正在收窄,根據國家醫保局公開數據計算,2020年1―5月基本醫療保險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9.53%,支出則同比減少了0.82%。
王宏志也指出,新冠疫苗不在醫保范疇之內。實際上, 2020年7月公布的《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指出:預防性疫苗不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2019年12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顯示,我國將疫苗分為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其中免疫規劃疫苗由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等組織集中招標或統一談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行統一采購,政府免費向居民提供。
針對新冠疫苗支付問題,國家醫保局指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以腫瘤篩查為例,國家醫保局稱,《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故腫瘤篩查等項目應通過公共衛生服務等渠道予以解決。
但另一方面,國家也在通過各種途徑幫助解決相應問題,如通過“兩癌”篩查計劃,2009-2017年間,中央財政共投入23億元,為7398.5萬名和1363.4萬名農村婦女開展了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
另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央財政對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覆蓋范圍不斷擴大,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癌癥早診早治補助資金超過2.8億元。同時,部分癌癥高發地區已將重點癌癥早診早治納入政府民生工程或健康扶貧項目。
針對新冠疫苗定價,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表示,新冠疫苗屬于公共衛生產品,其定價不會以市場的供需矛盾作為定價依據,而將以成本作為定價依據。
為此,新冠疫苗如果兩支定價在600元,對一些家庭來說也存在一定負擔,國家可能會通過其他途徑予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