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花費近20萬做試管卻生下唐氏寶寶,試管嬰兒這鍋不背
孩子的健康對父母來說比什么都重要,初為人母的孕媽們總是特別的“慌張”,每次孕檢都比高考還緊張,更別說,那些做試管好不容易懷上的孩子,簡直是珍寶一般護著。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這樣一則案例,就發生在前不久,湖南的一對夫妻千辛萬苦生下了一對試管寶寶,這樣的幸福還沒延續多久,就發酵成噩夢了。
原來,夫妻倆想生男娃娃,于是各方打聽想做性別篩查生個男娃,前前后后花費了將近二十萬,最后還是生下了一個女娃,可出生沒多久,孩子就不對勁了,發育遲緩、皮膚很黃、哭聲都有些奇怪。
一家人嚇壞了,趕緊到醫院檢查,結果讓他們承受不起:唐氏綜合征患兒!
看到了這里,不免讓很多對試管嬰兒不抱信心的讀者內心篤定,“果然試管嬰兒寶寶不健康”,事實真的如此?我們先慢慢分析一二,這里有幾個疑點,首先,試管能做性別篩選?另外,唐氏篩查是否做了?
原來這對夫妻不是首胎,已經育有一女,如今他們想再生一個兒子,湊個“好”字。初衷沒錯,可是強行為之就不對了。
于是丈夫各種托關系招人,一定要生個男孩,并且大方豪言,錢不是問題。
后面孩子生下后,染色體核型結果符合唐氏綜合征核型。
我們先一個個討論疑點,首先,是否能選擇性別?
技術層面上,三代試管是可行的。但是!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不得進行性別選擇,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而夫妻倆的案例來看明顯不是在法律法規規定內的合理情況下篩選性別的。丈夫向他們交代了自己想生兒子的初衷,院方只回復“好的”,而對于最后得到的是女嬰這樣的結果,最后回復的是“不好意思”。
從頭到尾,院方有明確說明包男孩嗎?沒有,只存在誘導性。而看到希望的夫妻倆,便不管不顧喪失理智地相信了。
那么,為什么會剩下唐氏寶寶?試管嬰兒可不背這個鍋!
其實唐氏寶寶和試管嬰兒無關,其實是染色體的問題。其實,妻子孕檢時有得知“唐篩”風險提示,丈夫了解到羊水穿刺可能有流產的風險,可是他們在這里存了僥幸心理,覺得孩子花費了這么多精力和財力好不容易來的,不能冒這個風險。
一般來說,唐篩準確率在70%左右,所以一旦被告知唐篩”風險高,就應當進行下一步篩查,而不應該存留僥幸心理,認為自己能逃過一劫。新生命多么不易,更是傾注了家庭多少希望,所以不能偷懶,該有的產檢,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