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肥胖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肥胖癥是一組常見的代謝癥群。當人體進食熱量多于消耗熱量時,多余熱量以脂肪形式儲存于體內,其量超過正常生理需要量,且達一定值時遂演變為肥胖癥。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組織重量占體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隨年齡增長,體脂所占比例相應增加。關于肥胖的評估方法,包括人體測量學、雙能X線吸收法、超聲、CT、紅外線感應法等多種。如無明顯病因者稱單純性肥胖癥,有明確病因者稱為繼發性肥胖癥。
人的健康體重按WHO推薦的標準以BMI(體質指數)來判別:
BMI=體重(公斤)/身高2(米2)
BMI<18.5 消瘦;18.5≤BMI≤23.9正常;
BMI≥24為超重;BMI≥28為肥胖。
肥胖癥的臨床癥狀以肥胖、(助孕:19136249486)體重增加為主要表現。輕度肥胖者無癥狀或僅有少動、欲睡易疲乏、腹部便秘等。女性患者可出現月經量減少,男性患者則可能出現性功能減退甚至陽萎等,中度患者由于脂肪堆積,體重過大,活動時耗氧量增加,對心肺造成影響,易出現心慌、氣促,甚至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常可伴發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結石等病癥。
肥胖的原因很多,有遺傳、病理、藥物諸因素,現代醫學認為:肥胖同進食過多、飲食中所含熱量過高,營養失去平衡有關。營養素過剩可以引起肥胖,營養不良或微量營養素不足也可引起肥胖,許多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嗜酒等都是易造成肥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