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月子里,如果沒有這四個表現,證明恢復得很好
世界衛生組織設置的剖腹產警戒線是15%,但是在前幾年,中國的剖腹產率已經達到45%,整整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多了2倍。最近幾年,因為人們生產觀念的改變,加上醫院對剖腹產的嚴格把關,剖腹產率在不斷下降,但是仍然有很多孕婦會選擇剖腹產。剖腹產后恢復得好不好,就看月子里是否有這四個表現,如果沒有證明剖腹產恢復得很好:
如果肚子不疼證明子宮恢復得很好
剖腹產和順產最大的不同,就是剖腹產會給子宮造成創傷,從皮膚表層到子宮內膜子宮需要劃開七層,通常想要子宮完全恢復,順產需要6周左右,剖腹產需要2-3個月。順產只需要觀察惡露的排出狀況就能看到子宮的恢復情況。但是剖腹產還需要觀察刀口的恢復。如果刀口有這幾個表現證明恢復得很好:
首先,刀口看起來很平滑,沒有長出疤痕增生;
第二,用手去按壓腹部,沒有疼痛的感覺。如果子宮沒有恢復好,用手按壓會出現子宮上的刀口疼,或者子宮沒有收縮到位,按壓也會產生疼痛。
滿足以上兩個條件證明子宮已經恢復好。
沒有黏連證明恢復得好
剖腹產后會有兩種常見的粘連疾病,一種是子宮粘連,另一種是腸粘連。
一旦出現子宮粘連就會出現月經失調或者痛經的癥狀,因為子宮粘連影響到排血,導致排血不暢,子宮粘連還會影響到下次受孕,因為子宮粘連會影響精子進入子宮。
還有一部分產婦會出現腸粘連的現象,這是腹部手術后一種腹部功能修復的正常反應。腸粘連患者在吃飯之后會有腹部 輕微脹痛。如果情況比較嚴重,會有腹部脹痛,愛打嗝,排氣不暢等癥狀。
為了避免子宮粘連或者腸粘連,在剖腹產12小時候后,產婦需要盡快下床走動,來避免出現粘連,如果月子期間沒有腹部腫脹疼痛的感覺,證明沒有出現粘連。
沒有肺栓塞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子宮內都會有很多小的創傷面,所以生產之后,產婦的身體處在一個高凝狀態,但是順產產婦生產兩個小時以后就可以下床走動。
而剖腹產的媽媽需要在15個小時候才能下床,而且6個小時內必須平躺,加上很多產婦怕疼,總是不喜歡下床走動,所以剖腹產的產婦更容易出現產后的血栓,尤其是在產后一個禮拜內,所以剖腹產需要產后及時下床走動,可以預防血栓。
沒有腰疼
剖腹產的媽媽很多都有產后腰疼的后遺癥,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剖腹產的麻藥是從后腰處打入的,所以有一部分產婦會在生產后有腰疼的癥狀?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剖腹產后躺的時間過久過長,造成了腰椎的不適。如果坐完月子,沒有腰疼的癥狀,證明恢復得很好。剖腹產的后遺癥因人而異,如果想要恢復的好,就要在月子里盡量仔細小心,這些后遺癥很大部分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