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胎教過程中,寶寶更愛爸爸的聲音!
原標題:在胎教過程中,寶寶更愛爸爸的聲音!
每天準爸爸只抽出十分鐘參與胎教,都能讓準媽媽感受到被重視與被疼愛,并且密切準爸爸與胎兒之間的感情,有益于胎兒出生后的智力發育和情緒穩定。既然準爸爸如此重要,那么在胎教中,準爸爸可不能缺席呀。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胎教只是準媽媽的事,往往只有準媽媽一個人對寶寶說話,給寶寶念書,陪寶寶聽音樂。這時候準爸爸在干什么呢?工作忙,應酬,出差?其實哪怕每天準爸爸只抽出十分鐘參與胎教,都能讓準媽媽感受到被重視與被疼愛,并且密切準爸爸與胎兒之間的感情,有益于胎兒出生后的智力發育和情緒穩定。
寶寶更愛爸爸的聲音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幕,即便是寶寶不熟悉的女性逗樂他時,寶寶也會笑。而爸爸逗樂,寶寶反而會哭。并不是爸爸的長相嚇到了寶寶,而是寶寶從胎兒期到出生后,依然對男性的聲音不熟悉所造成的。為了消除寶寶對爸爸以及對男性的不信任感,妊娠5個月后準爸爸就應該開始對胎兒講話。
美國的優生學家認為,胎兒最喜歡爸爸的聲音。也許是因為男性特有的低沉、寬厚、粗獷的噪音更適合胎兒的聽覺功能,胎兒對準爸爸的聲音總是表現出積極的反應,這一點是準媽媽無法取代的。
胎教需要準爸爸做的事
準爸爸參與胎教,不僅能讓準媽媽感覺受到重視與疼愛,胎兒也能感受到準媽媽愉快的心情,這樣更容易使得胎兒日后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因此,準爸爸在胎教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那么,在胎教過程中,準爸爸需要做些什么呢?
一、情緒胎教
準媽媽的情緒能影響胎兒的身心發育。準媽媽情緒過度不安。可能導致胎兒腦積水或腭裂、唇裂;在懷孕后期受到恐懼、驚嚇或嚴重刺激,能引起胎盤早期剝離而致胎兒死亡;孕期經受長期情緒壓力,胎動次數比正常多數倍,胎兒出生后不但體重輕,而且消化功能失調,喜歡哭鬧,不愛睡覺,易受驚嚇,此類孩子長大后,往往對環境適應性差。
準爸爸是與準媽媽接觸最多而又最親密的人,準爸爸的一舉一動,乃至情感態度,不僅影響到準媽媽,也影響到準媽媽腹中的胎兒。“愛子先愛妻”,因此在準媽媽心情不好時,準爸爸應開導她,安慰她,切忌惹準媽媽生氣。
胎兒除生理需要外,還需要一些與精神活動有關的刺激和鍛煉。因此,準爸爸可以陪準媽媽聽聽美好的音樂,看看溫情的電影,或者陪準媽媽散散步,偶爾給準媽媽一個小小的驚喜等。總之,讓準媽媽的情緒出現短暫的、適度的變化,為準媽媽肚里的胎兒提供豐富的精神刺激和鍛煉,以便將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健康成長。
二、呼喚胎教
在日常生活中,準爸爸最容易參與也最重要的胎教便是呼喚胎教,即經常呼喚胎兒,每天抽空跟胎兒說說話,講一些兒歌。胎兒是有記憶的,呼喚他的名字,或“寶貝”、“乖乖”等稱呼,出生后仍可辨認。
有這樣一個故事,妻子懷孕期間,準爸爸經常向胎兒說:“小寶貝,你好嗎?我是你爸爸!”同時撫摸準媽媽的肚子。一直堅持這樣做,后來發現每當他一說這句話,胎兒就會興奮地蠕動起來。當這個寶寶出生后哭鬧的時候,這位爸爸習慣性地說了句:“小寶貝,你好嗎?我是你的爸爸!”話剛出口,寶寶就像著了魔法一樣突然停止了哭聲,并掉轉頭來尋找發出聲音的方向,后來竟笑了。以后每當寶寶哭鬧時,爸爸都會說這句話,而每次寶寶都能從哭鬧中安定下來。
由此可見,父母通過聲音和動作對腹中的胎兒進行呼喚訓練,是一種積極有益的胎教手段。胎兒已經具有辨別各種聲音并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父母應該抓住這一時機經常對胎兒進行“對話訓練”。